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每经记者|肖芮冬 每经编辑|赵云8月22日,市场全天震荡走高,沪指站上3800点,科创50涨超8%创3年多新高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1.45%,深成指涨2.07%,创业板指涨3.36%。

每经记者|肖芮冬 每经编辑|赵云

8月22日,市场全天震荡走高,沪指站上3800点,科创50涨超8%创3年多新高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1.45%,深成指涨2.07%,创业板指涨3.36%。

板块方面,半导体、CPO、证券、算力等板块涨幅居前,燃气、钢铁、银行、乳业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
个股涨多跌少,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。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.55万亿元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27亿。

尽管有近半数个股收跌,但今天A股的表现相当亮眼,甚至让部分股民感到“头晕目眩”——也许这就是“指数牛市”下的“结构性行情”

一是,沪指突破3800点,收于3825.76点(也是日内最高点),步入股民近十年都未经历过的点位。在乐观者眼里,这意味着上涨空间继续打开。

回看沪指近几个月的走势,图形非常赏心悦目。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二是,昨日逆势走强的芯片产业链,再度全线爆发

今天,这一方向真正实现了“涨到你头晕目眩”

国家大基金概念、中国AI 50、半导体、存储芯片……板块涨幅榜上,几乎全是科技题材。甚至连本周稍弱的光模块、PCB、液冷等概念,也被带动上涨。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展开全文

个股方面,刚晋升千元股没两天的寒武纪,午后强势涨停,股价来到1243.2元,市值与中芯国际看齐。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市场甚至可能已开始期待,下周寒武纪股价有望超越贵州茅台,成为A股“新王”。

科创50指数暴涨8.59%。场内一系列芯片、半导体主题的ETF,也录得堪比个股的夸张涨幅,甚至涨停。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上涨原因何在?

早上盯盘的股民,应该不难意识到,指数今天的强势,首先归功于科技股的爆发

当然,沪指能站上3800点,也得到了大金融的助攻。上午,“牛市旗手”证券板块就涨超1%;午后,券商股再度爆发,银行板块跌幅收窄,工行、农行率先翻红。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科技股尤其国产芯片产业链的爆发,则与昨天DeepSeek的一则消息有关,盘中应该发酵比较充分了,这里简单总结:

8月21日,DeepSeek-V3.1正式发布。DeepSeek官微在置顶留言中表示,UE8M0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。

机构表示,近期,基于华为昇腾芯片的服务器产品陆续在政府、金融、运营商等行业落地大单。由于海外供应链风险持续,国产芯片厂商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,更多算力需求有望由国产芯片支持,国产芯片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。

方正证券研报指出, 自主可控是半导体最强主线,从AI算力到制造再到封测,国产供应链正在加强配套。 模拟IC呈现“量增价稳”的产业趋势,亦是自主可控核心环节。 端侧AI,DeepSeek显降AI硬件门槛,端侧大模型的大范围开展有了基础。

当然也要注意到,在尾盘最后30分钟前,今天的交易时段,全市场上涨家数基本都少于下跌家数

A股,涨到你头晕目眩!原因找到了

一方面,可能因为科技股太强,“虹吸”了一部分其他板块的资金;另一方面,这也提示当下市场情绪还未进入全面狂热的状态。

市场还能涨多高?

沪指过了3800点,市场想象空间也进一步打开,这个周末注定不平静。有乐观者估计,本月底沪指甚至“有望见到4000点

但有分析指出,即便指数创了新高,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,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,最多只是局部过热,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。
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近期梳理,如果将8月20日的指数点位与2021年2月18日当天的高点做对比,那么A股多数指数尚未回到几年前的水平,并且存在明显差距。

比如宽基指数中,上证50指数与2021年2月18日高点相比,还差30.71%;沪深300相差27.97%,深证成指相差26.80%,创业板指相差24.97%,科创50相差21.62%等。这也导致跟踪相关指数的ETF在今年虽然收获了不错的回报,但和2021年高点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

而从行业来看(以申万二级行业为例),据Wind数据,截至昨日(8月21日),近1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跑赢沪指(+11.31%)的行业有62个跑输的还有64个。

在“慢牛”的氛围下,这些涨幅相对落后的方向,往往也有“高低切”的补涨预期。

另据媒体报道,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鉴于杠杆率和估值仍处于适度水平,料中国股市上涨动能将持续,并估计潜在的资产轮动可能会为股市注入额外的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,约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6%。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报告中写道,资产轮动和过剩流动性的上升是中国股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。

中信证券测算,2018年以后的超额储蓄累计超过30万亿元,而2022年以后形成的5万亿元超额储蓄,在短时间内更可能成为用于消费、投资的潜在资金。从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视角来看,2025年可能有90万亿元以上的存款到期,假设其中5%—10%的资金寻求更高的收益,则流出规模可能在4.5万亿元—9万亿元。“搬家”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进入权益市场,或倾向于以“固收+”类型的资管产品进行过渡承接,也能实现资金的“间接入市”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ctuot.cn/42204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